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咖啡-記事

開始練手沖也快一個月了,對咖啡的了解也深了一層

############################################
把豆子磨好 大力一吸,感受乾香氣

煮開水,溫杯,沖洗濾紙,把咖啡粉倒入濾杯

等待水溫下降到"適當的溫度"

拿起細嘴壺,輕輕地把水放在咖啡粉上,

咖啡粉慢慢呼吸伸展隆起成饅頭狀小丘

悶一下,小心輕巧的用小水柱慢慢繞圈圈

看著咖啡粉持續擴漲,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心想:這次的咖啡是什麼味道

當發展的有點後繼乏力時,加大成中水柱,繼續發展,繼續繞阿繞,換成大水柱 這杯咖啡快完成了

哇,先感受滿杯的香氣,不過不知道是否是技術還未夠班,手沖香氣總是不太夠

莫等鼻腔的餘味消失,趕快啜幾口...........................完成

假如很難喝或是味道不如預期的話(目前這還蠻常發生的),想想問題出在哪 要調整的變因是什麼~

PS:手沖技術不佳的時候,的確比美式咖啡機還難喝
##############################################

被問到,最喜歡的咖啡豆是什麼?

我喜歡精品咖啡豆每個地方不同的風情,不過蠻喜歡KONA

至於印象最深刻的是 "維德角火島級品",那是二月第一天上班拿去喝的咖啡

第一次分享的咖啡 口中的牛奶糖餘味讓我品味再三


維德角火島極品 /Cape Verde Fogo

非洲外海的大西洋有兩個著名的島嶼豆,一是聖海倫那,另一個就是維德角 Fogo 島,Fogo 就是”火”,因此又稱維德角火島!
維德角火島咖啡,產量少,價格也不算便宜,但仍屬可一親芳澤的豆種,由於該島屬葡語系,這款豆多銷往南歐且多屬老饕在挑購,細膩、不刺激、餘味持久、特別適合單品沖煮
目前火島栽種的是未改良的老 Typica 種,她的外觀就像發胖的 typica,這個種,目前已經相當稀少,在非洲或是中南美洲很難看到這種長相的 typica~

乾香:油脂香、柑橘、硬果類 (stone friuit) 甜香、花香
溼香:油脂甜、粉香、焦糖甜、柑橘酸香、香料甜
啜吸:楓糖甜、奶油巧克力、荔枝酸甜、糖漬葡萄柚的特殊餘味、焦糖熬煮莓果的濃稠酸甜感、整體層次感佳餘味甜持久、甜檸檬、熟果酸

Fogo 島就是一座巨型的火山,由衛星照片可以觀測出這座火山島的壯觀!根據15世紀的一份文件指出,這個島原名是: São Filipe但由於火山爆發,因此島名決定改名為”Fogo”就是火的意思. 火島面積雖不大僅 476平方公里,但卻是一個有名的島嶼(屬維德角共和國), 整個島外型完整漂亮,連一個內縮的海灣都沒有,她其實就是一整座類似日本富士山般獨立而壯觀的火山島,火山最高峰還高+達2829公尺請閱壯觀的Fogo島 火山圖


==============================================================
最後面自HIGH一下,這是某本書上的句子

一個愛喝咖啡的男人
願意拿出時間和耐心
等待咖啡的男人 是生活化的男人 是更注意細節的男人
也是一個 包容而大度的男人
更是一個 懂得品味與感悟生命本源

他熟諳 一張一馳的道理
知道除了 和自己的理想追逐以外
更懂得 偶爾停下步伐 手托著未喝完的咖啡杯 遙望窗外的風景
他們的愛情 通常猶如咖啡一般 濃而不烈 須細細品味
愛到情深處 是有濃情蜜意香滿心

+++++++++++++++++++++++++++++++++++++++++++++++++++
想喝嗎?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奇怪的心情-藍洞

這幾天,突然也莫名出現一種難以形容的心情

不像是憂鬱 沒有那麼的悶

也不是悲傷 沒那麼的痛

一種很深很深的平靜

沒有喜悅,就是爽不起來

我照樣做我的事情,過我的生活

咖啡喝完 還是在,似乎和咖啡因造成的high是不同層面的

幾杯葡萄酒下肚,微醺只讓那感覺稍為模糊一點

晚上慢跑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個,這份深邃平靜又多了點清明,但依舊在

像是藍洞一樣,深邃不見底,

在空間上似乎是直通地底, 在時間上好似和亙古有了聯結

到底是怎樣了~~~~~~~~~~~~~~


ps:一般說的藍洞有兩種
1.藍洞(Blue Grotto)
位於塞班東北部,是舉世聞名的洞穴潛水池,被全世界的潛水者視為必遊的朝聖地。來到這個巨大的鍾乳洞中,當 光束透過水面直射洞穴中,海水呈現如貓眼般的藍色,美的令人讚嘆!潛水找在這裡總可以不斷發覺出新奇的海底奇觀,緞帶似的珊瑚、優雅的鬼面魚等各色熱帶魚 類,是絕對值得一遊的潛點。初級潛水程度也很適合前往。
http://travel.network.com.tw/worldguide/p100616.html

2.Blue hole
It was the deepest, darkest hole imaginable; A chasm that fell away deep into the inky blackness. It had been forged out of solid rock as cavern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ago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For eons, water filtered through the rock and into these great stone cathedrals, breeding multi-colored stalactites and stalagmites. Then, one by one they collapsed in on each other, creating a chasm four hundred feet deep. As Earth’s swollen polar ice-caps receded, the warm Caribbean ocean swept in to fill the chasm with boiling white hands, the last rays of sunlight struck the chasm’s floor. Then, as the limestone broke down, it began to rain tiny fragments of rock, which slowly began to fill the great Blue Hole.
http://www.glyncollinson.co.uk/bluehole/bluehole.html
位於加勒比海、貝里斯海岸附近,
是一個海底洞穴。
此洞穴的所在位置曾經高過海平面。
在冰河時期,海平面比現在還要低,
由於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極為發達,
被侵蝕之後便形成許多個
交錯串聯的巨大地下洞穴。
氣溫回暖後,海平面上升,
淹沒了所有的洞穴。
在藍洞裡,至今仍殘留著鐘乳石,
證明它的確曾位於陸上。
牛頓雜誌,154期,第73頁


我確定我的藍洞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