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咖啡-記事

開始練手沖也快一個月了,對咖啡的了解也深了一層

############################################
把豆子磨好 大力一吸,感受乾香氣

煮開水,溫杯,沖洗濾紙,把咖啡粉倒入濾杯

等待水溫下降到"適當的溫度"

拿起細嘴壺,輕輕地把水放在咖啡粉上,

咖啡粉慢慢呼吸伸展隆起成饅頭狀小丘

悶一下,小心輕巧的用小水柱慢慢繞圈圈

看著咖啡粉持續擴漲,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心想:這次的咖啡是什麼味道

當發展的有點後繼乏力時,加大成中水柱,繼續發展,繼續繞阿繞,換成大水柱 這杯咖啡快完成了

哇,先感受滿杯的香氣,不過不知道是否是技術還未夠班,手沖香氣總是不太夠

莫等鼻腔的餘味消失,趕快啜幾口...........................完成

假如很難喝或是味道不如預期的話(目前這還蠻常發生的),想想問題出在哪 要調整的變因是什麼~

PS:手沖技術不佳的時候,的確比美式咖啡機還難喝
##############################################

被問到,最喜歡的咖啡豆是什麼?

我喜歡精品咖啡豆每個地方不同的風情,不過蠻喜歡KONA

至於印象最深刻的是 "維德角火島級品",那是二月第一天上班拿去喝的咖啡

第一次分享的咖啡 口中的牛奶糖餘味讓我品味再三


維德角火島極品 /Cape Verde Fogo

非洲外海的大西洋有兩個著名的島嶼豆,一是聖海倫那,另一個就是維德角 Fogo 島,Fogo 就是”火”,因此又稱維德角火島!
維德角火島咖啡,產量少,價格也不算便宜,但仍屬可一親芳澤的豆種,由於該島屬葡語系,這款豆多銷往南歐且多屬老饕在挑購,細膩、不刺激、餘味持久、特別適合單品沖煮
目前火島栽種的是未改良的老 Typica 種,她的外觀就像發胖的 typica,這個種,目前已經相當稀少,在非洲或是中南美洲很難看到這種長相的 typica~

乾香:油脂香、柑橘、硬果類 (stone friuit) 甜香、花香
溼香:油脂甜、粉香、焦糖甜、柑橘酸香、香料甜
啜吸:楓糖甜、奶油巧克力、荔枝酸甜、糖漬葡萄柚的特殊餘味、焦糖熬煮莓果的濃稠酸甜感、整體層次感佳餘味甜持久、甜檸檬、熟果酸

Fogo 島就是一座巨型的火山,由衛星照片可以觀測出這座火山島的壯觀!根據15世紀的一份文件指出,這個島原名是: São Filipe但由於火山爆發,因此島名決定改名為”Fogo”就是火的意思. 火島面積雖不大僅 476平方公里,但卻是一個有名的島嶼(屬維德角共和國), 整個島外型完整漂亮,連一個內縮的海灣都沒有,她其實就是一整座類似日本富士山般獨立而壯觀的火山島,火山最高峰還高+達2829公尺請閱壯觀的Fogo島 火山圖


==============================================================
最後面自HIGH一下,這是某本書上的句子

一個愛喝咖啡的男人
願意拿出時間和耐心
等待咖啡的男人 是生活化的男人 是更注意細節的男人
也是一個 包容而大度的男人
更是一個 懂得品味與感悟生命本源

他熟諳 一張一馳的道理
知道除了 和自己的理想追逐以外
更懂得 偶爾停下步伐 手托著未喝完的咖啡杯 遙望窗外的風景
他們的愛情 通常猶如咖啡一般 濃而不烈 須細細品味
愛到情深處 是有濃情蜜意香滿心

+++++++++++++++++++++++++++++++++++++++++++++++++++
想喝嗎?

沒有留言: